香光尼僧團以推廣佛教教育為宗旨,並以文化及社會服務為使志。為落實辦學的心願,方丈悟因法師經多年尋覓,而於2002年(民國91年)率領僧眾來到大溪這塊視野遼闊的三層臺地。此地前臨大漢溪、左倚溪州山、後靠頭寮山嶺,可遠眺龍潭。
於是決定讓願景落實在這片素樸叢林間,並將它作為香光尼僧團的總本山,命名為「香光山」,於2006年取得桃園市寺廟登記證,名為「香光山寺」 為了讓志工可以為服務對象做更溫馨、貼切的服務,因此香光山寺邀請佳威企管服務禮儀講師教授志工服務禮儀應對技巧課程。
服務禮儀講師一開始即讓服務志工思考為什麼會想投入服務志工行列,在面臨挫折、低潮時是否還願意以身為志工為榮、繼續願意為大家服務。
當志工一開始可能會很氣餒,為什麼常常會被服務對象批評,當服務對象遇到問題時常會產生負面情緒包含:發牢騷、訴苦、抱怨甚至是責罵,志工其中一項功能就是成為服務對象的情緒發洩垃圾桶。
除了受氣外我們也需要思考如何以服務對象可以接受的模式,找出解決方案協助他們處理困擾事項,擔任服務志工不僅是單純服務接待來訪民眾也需要針對服務單位性質具備應有的專業知識、專業服務與接待服務水準。
志工服務禮儀講師提出面對服務對象需要積極主動,服務民眾時需要觀察民眾的肢體語言與傾聽民眾口語表達內容找出民眾展現與隱藏的困擾問題,並藉由專業知識說明、資料提供、協助工具與管道告知,協助服務對象解決困擾,並且透過雙方良好互動、溫馨服務,產生正向磁場,讓氣氛更和諧。
佳威服務禮儀講師教授超過三千場服務禮儀課程,培訓超過五萬名服務人員/服務主管/客服人員/客服主管/服務志工,歡迎洽詢相關服務禮儀課程 |